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台风潭美逼近南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台风潭美逼近南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深圳台风“名字”是外国名字呢?
台风命名法是指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系统,也可称为热带气旋命名系统,或热带气旋命名法。
国际上统一的台风命名法是由热带气旋形成并影响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共同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
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大陆、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以便于各国人民防台抗灾、加强国际区域合作。
这套由14个成员提出的140个台风名称中,每个国家和地区提出10个名字。
中国的10个名称是:龙王(后被”海葵”替代)、悟空、玉兔、海燕、风神、海神、杜鹃、电母、海马和海棠。
命名表首先给出英文名,各个成员国家可以根据发音或意义将命名译至当地语言。
台风的命名种的大致分类:
以花命名:韩国的百合、蔷薇,越南的潭美,中国的杜鹃、海棠等
以鸟命名:朝鲜的鸿雁 、海鸥,韩国的飞燕、天鹅等
以地名命名:香港的启德、万宜,越南的夏浪等
以星座命名:主要是日本的天秤、摩羯等
以神话人物命名:越南的“山神”,中国的“悟空”、 “电母”等
以女性名字命名:美国的玛莉亚、柬埔寨的康妮、老挝的法茜等
以水果命名:泰国的山竹、美国的海高斯(无花果)等
鱼与动物的:柬埔寨的达维(大象)、马来西亚的塔巴(淡水鱼)等等种类,不一而足。
是谁给台风起了一些奇葩的名字?
在台风命名的国际规则出台之前,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同一台风的命名各不相同。为了避免名称混乱,1997年,世界气象组织(WMO)台风委员会召开了第30次会议,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对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台风)采用一套统一的命名系统。
命名表里共有140个名字,由世界气象组织与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联合主持的“台风委员会”14个成员国家和地区所提供,每个国家或地区分别提供10个名字。
这样一来,台风就有了一个14*10的名称表。该表格按照每个成员英文名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台风到来时,按照表格中的名称顺序依次使用。
当然,台风的名字也不能随意提供的,必须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1.每个英文名字不超过9个字母
2.容易发音
3.在各成员国语言中没有不好的意义
4.不会给各成员国带来任何困难
5.不是商业机构的名字
6.选取的名字应得到全体成员国认可
7.中文译名由中国气象局、香港天文台和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协商统一确定
了解完起名准则,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不同国家和地区给出的名字,都有什么不同的风格吧!
中国:神话控
风神、海神、海葵、悟空、玉兔、白鹿、杜鹃、电母、木兰、海棠
中国提供的台风名字多数来源于神话人物的名字,而且“风”“海”“电”几字还十分切题。贴切,简直是6的一匹!
日本:沉迷星座无法自拔
小犬、摩羯、天兔、剑鱼、北冕、鲸鱼、小熊、天秤、蝎虎、山猫
一眼望去日本起的台风名字,基本都是星座名称,仿佛在看遥远的银河系,没有自己的思想,多为套用,菜的一匹。
朝鲜:文艺范儿
鸿雁、桃芝、海鸥、舒力基、米雷、云雀、杨柳、红霞、蒲公英、尼格
朝鲜给出的名字都带着文艺的气息,仿佛在轻轻地对台风说:“温柔的来,温柔的走吧”。
东南亚国家:亲近大自然
利奇马(树名)、娜基莉(一种花)、杰拉华(一种淡水鱼)、潭美(一种花)、浪卡(一种水果)、卡奴(菠萝蜜果)
东南亚国家的台风名字比较朴实无华,可能想到既然台风是自然形成的,那么名字就用自然界的动植物命名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台风潭美逼近南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台风潭美逼近南海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