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以色列从黎巴嫩撤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以色列从黎巴嫩撤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以色列和黎巴嫩的历史?
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
公元前13世纪腓力斯人在沿海建立国家。公元前13世纪末希伯来各部落迁入定居。
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建立希伯来王国,后亚述、巴比伦、波斯等外族都曾占领巴勒斯坦。
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侵入,绝大部分犹太人流往世界各地。公元7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阿拉伯人不断移入,并和当地土著居民同化,逐步形成了现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人口仅950万的以色列,凭什么吊打整个中东?
以色列950万人口中犹太民族有六百多万人口,其它民族以色列是不会信任的,以色列打赢了五次中东战争后,就成了中东小霸王。不过,说以色列吊打整个中东并不恰当,以色列没这么强大,取得五次中东战争胜利也不是以色列真的很强大,而是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阿拉伯国家不团结,以色列有强有力的外部支持才是主因,一句话,没有外部支持,以色列活不到今天。
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打了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获胜。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是惨胜,以色列获胜的原因: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犹太人捐赠的新型轻重武器,英美等国,包括苏联阵营的捷克都给予以色列强力支持;二是有效利用联合国,以色列眼看不行了就要求停火,几次要求都获得了支持,阿拉伯国家遵守联合国停火协议,以色列可不遵守,缓过劲来就动手,不行了就要求停火,用以色列自己的话说,联合国完全成了以色列的一言堂,其种种要求都得到了满足。三是以色列早有准备,先抢占领巴勒斯坦人土地,巴勒斯坦毕竟不是一个国家性质。另外,阿拉伯国家军队中英国军官指挥军队撤离战场。阿拉伯国家属于仇视犹太人打击以色列,并没有统一的目的,也不团结。总之,以色列获得了第一次中东战争胜利,并且抢占了大片土地,为后来的几次战争打下了基础。
第二次中东战争其实是以色列与英、美、法群殴埃及,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英法联军出动各型舰艇100余艘,包括航母和巡洋舰和10余艘,利用飞机轰炸埃及的海空基地,埃及自然无法和以色列联军打了。不过,埃及获得了政治上的胜利。第三次中东战争其实就是此次之间的一场“消耗战”。最奇怪的是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胜利了,以色列又开始了停火要求,联合国同样是听了以色列都话,结果,以色列开始接受来自美国的大笔援助,然后以色列又破坏停火协议出手,反败为胜。第五次中东战争是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结果是以色列从黎巴嫩单方面撤军。由此来看,以色列获胜的五次中东战争绝对不是吊打整个中东,而是个个击破。
五次中东战争的以色列获胜的原因中,每次都暴露出了阿拉伯国家的不团结,各自为战,特别是第一次更是相互不搭理。第四次本来是胜利了,结果以色列反扑时,阿拉伯军队两条战线相互不支援,结果让以色列各个击破。阿拉伯军队战斗力也是一个原因问题,战术呆板,临机决断力差,太老实也是一个原因,停火就停火,例如,第四次中东战争中戈兰高地以色列就剩下了5辆坦克了,败局已定,结果,叙利亚军队撤军了。阿拉伯国家内部矛盾复杂也是一个因素,政治首脑和军事指挥官之间常常相互猜忌。美国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权力支持以色列,提供情报,武器装备,左右联合国,美军犹太裔飞行员直接加入以色列空军。以色列自身也是一个原因,民族忧患意识很强烈,全民团结一致为战争服务,战斗力强,军工产业发达,让以色列成为中东强国。
不过,也要看到以色列固有的劣势,国土面积狭小,缺乏战略纵深,人口基数少,密度大,经济、工业、金融等等高度聚集在一起,经不起大规模的火力打击,导致战争耐性差。以色列的强大属于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模式,就像一层钢板,打破了很容易一溃即败。目前,中东军事力量较强大的国家并不少,以色列固有的劣势无法应对高强度的战争,做不到吊打整个中东。哈马斯使用土制火箭弹就让以色列疲于应付,如果是制式火箭炮,各种导弹,加上作战飞机,地面坦克又会怎么样?以色列真能应付吗?值得怀疑!
(以上是兔哥哨位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哥哨位,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
轰炸机载核弹飞抵地中海,普京给出撤军条件,以色列会同意吗?
关于5架俄罗斯图-160战略轰炸机载核弹飞抵地中海的消息,李姓先生暂时还没有在正经媒体上看到相关的报道,所以题主问题当中描述的事件大概率并不具有真实性,不过以上这些都不妨碍我们对于当前叙利亚局势的讨论。通过对题主问题的分析,我们依然可以解读出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俄罗斯图-160战略轰炸机)
首先我们应该要知道,在俄军的各类武器当中,图-160战略轰炸机算是非常有分量的战略重器,毕竟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和俄罗斯具有大航程的战略轰炸机。俄罗斯是一个拥有完善的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的军事大国,不过相比于路基的战略核导弹和海基的核潜艇,俄空军的战略轰炸机显然是威慑对手的最有效武器。因为路基的核导弹不能随意发射出去,而海里的核潜艇大多数时候又不会轻易暴露自己的行踪,而战略轰炸机则可以随时跑到对方的家门口去转一圈还能吓唬一下对手,所以俄罗斯政府对于图-160的使用可谓非常巧妙。
俄罗斯的图-160战略轰炸机经常会在世界各地的上空转悠,它最近就跑到了美国阿拉斯加周边的空域去巡航了一圈,而在今年9月初,俄罗斯国防部还曾派出两架图-160战略轰炸机到地中海上空参加了军演。所以俄罗斯的轰炸机飞抵地中海,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只是俄罗斯会不会在这个时候突然派5架图-160去威胁以色列,这才是关键性的问题。
上个月17号,俄罗斯的一架伊尔-20侦察机因以色列战机的误导而被叙利亚防空部队给击落,该事件一度给俄以关系蒙上一层阴影。但其实俄罗斯政府并没有想要把事件进一步扩大的意思,以色列方面也积极配合了俄罗斯的调查工作,考虑到俄罗斯和以色列在叙利亚有很多共同的利益,双方合则两利,斗则两输,所以普京根本不会因为这个事儿跟以色列过意不去。在目前的情况,俄罗斯压根儿也没有理由再派出轰炸机去威胁以色列。
以色列在叙利亚的战略目的是把伊朗和黎巴嫩真主党的武装势力赶出叙利亚战场,而俄罗斯在叙利亚的战略目的则是帮助巴沙尔夺回对叙利亚的控制权,因此以色列和俄罗斯在叙利亚的战略利益冲突其实并不大。我们始终需要明确一点,俄罗斯的对手不是以色列,所以就算俄罗斯真的把轰炸机派到地中海,这也不会是冲着以色列去的。况且俄罗斯面对以色列哪需要出动战略轰炸机带着核弹去秀肌肉呢?
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已经在上个月就伊德利卜的停火问题达成了协议,因此叙利亚的局势今后将会进入一段比较平静的时期。不过因为叙利亚政府军并没有完全消灭叙反对派武装,所以俄罗斯现在肯定还不能离开叙利亚,况且俄罗斯介入叙利亚内战的目的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维持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所以普京主动提出从叙利亚撤军的条件,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算俄罗斯政府的钱袋子再不充裕,普京也得让俄军在叙利亚坚持下去。
最后还要解释的一点是,就算普京提出从叙利亚撤军的条件,他也不应该是去找以色列,因为俄罗斯的对手不是以色列,以色列也不能满足俄罗斯什么条件。普京如果想要用撤军为俄罗斯换取利益,那他应该去找特朗普,反正特朗普这会儿估计也巴不得普京主动来找他。既然俄罗斯不会去找以色列开条件,那么自然也就不存在所谓以色列会不会同意俄罗斯撤军的问题。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最后得出结论,俄罗斯这会儿压根儿就不会派出5架图-160战略轰炸机去地中海吓唬以色列。俄罗斯侦察机因以色列战机误导而被击落事件目前基本已经过去,普京不会揪着这事儿不放。另外尽管目前叙利亚局势已经进入了一段相对比较稳定的时期,但俄罗斯依然不会从叙利亚撤军,且如果俄罗斯想要用撤军换取利益,那普京也不会去找以色列,他应该找美国要好处,因此也不存在以色列会不会同意俄罗斯撤军的问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以色列从黎巴嫩撤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以色列从黎巴嫩撤军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