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倒卖账号牵千万大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倒卖账号牵千万大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合肥夫妻倒卖2万余条学生信息:4毛钱就可买到一条就读信息,你怎么看个人信息泄露?
合肥梁某与丈夫共同经营安徽旭强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短信群发业务。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了众多学生的信息,信息包括学生姓名、所在班级、家长姓名、家长联系方式等。然后以打包价被卖给培训机构,用于开展招生业务。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保护公民的隐私变得愈发困难。无论身处何方,网友们都可以将对方人肉搜索出来,这是多么令人恐惧的事情。
虽然这对夫妻落网了,但是事情还没有结束。他俩是如何得到那么多信息的?通过教育系统还是其他?如果不追根溯源,是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的。
生活中经常有人打电话给我,要么问我买房吗;要么问我贷款吗;要么问我上辅导班吗……各种骚扰相继袭来,烦不胜烦!我很奇怪,他们是怎样获取到我的手机号的。百思不得其解。
根据刑法,上述夫妻倒卖学生信息案件,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最高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干妈冠名了腾讯QQ飞车联赛,请问三个骗子怎么做到的?
这三个骗子的骗术很高明啊,完美利用了信息不对等的地位来骗人。
首先,QQ飞车是一个不温不火的游戏
这个游戏不像王者、英雄联盟,又很庞大的玩家基础。同时又不是什么已经凉了的游戏。他刚好处于有点钱,但又不火的游戏中间。
其次,老干妈跟腾讯是风马牛不相及
老干妈这个公司的经营业务和腾讯实在太远了,几乎没有任何交集,也不和自媒体打交道打广告。所以在qq飞车上打老干妈的广告而老干妈完全不知情是完全可能的——从来都不接触,自然就不知道。
第三,老干妈公司肯定有玩qq飞车的
但是和王者、lol这种部分中年人也在玩的游戏比起来,绝对是局限于年轻人。在老干妈公司工作的年轻人,就算看到了老干妈打的广告,他们也不了解公司的情况。
更不要说,老干妈是没有广告营销部门的。就算有人知道了老干妈打了广告,也不知道找谁去核实。难道你一个20多岁的小年轻直接和公司老板联系?
所以老干妈可能真的不知道qq飞车给他们打广告了……
这就是公司规模大了之后上下层信息的隔绝。公司员工以为就是公司干的,而高层根本不知道这件事……
另外至于为什么腾讯在没有收到任何钱的情况下就直接打广告,我认为一方面是行业常态。另一方面,恐怕和当初骗子和腾讯签订合同时也存在问题。
qq飞车到底是多么火的游戏,能让一个企业花1600万打广告?更不要提还不是端游,而是手游qq飞车了。王者荣耀的话可能差不多值这个价钱,qq飞车的手游就真不值这个价钱。
最近两天腾讯闹了很大一个笑话,他们亲自把老干妈告上法院,法院还冻结了老干妈1600多万。
在法院判决书出来之后,估计腾讯有关人员会暗暗自喜,认为可以向小马哥邀功了,但没想到老干妈早在6月20日就向警方报案,称自己跟腾讯没有任何合作。
而且在7月1日,警方已经调查出结果,跟腾讯签署相关推广协议的是三个中年人,初步查明,系犯罪嫌疑人曹某(男,36岁)、刘某利(女,40岁)、郑某君(女,37岁)伪造老干妈公司印章,冒充该公司市场经营部经理,与腾讯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其目的是为了获取腾讯公司在推广活动中配套赠送的网络游戏礼包码,之后通过互联网倒卖非法获取经济利益。
看到这个估计很多人都不理解,腾讯作为中国市值最大的一个企业,一年营收将近4000亿,在腾讯里面上班的基本上都有一些重点大学高材生,这些人智商肯定是没什么问题的,但为什么他们会被三个中年人给骗了呢?
我觉得这里面的事情可能没有大家想象那么简单。
大家都知道,正常的情况下想要投放腾讯的广告,大家必须充值进去才能投放广告,即便有些大企业跟腾讯合作了,其实也要交一部分预付款才可以。
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腾讯应该是没有收任何一分钱就给老干妈投放广告了,因为假如腾讯收部分预付款,那么它的对公账户里面肯定有老干妈主体相关信息的。
还有一种可能是那三个人有可能通过一个空壳公司向腾讯支付一部分预付款,但这个公司跟老干妈的主体公司没有任何关系。
现在事实已经查明,老干妈跟腾讯没有任何关系,说明老干妈并没有通过自己的账户主体向腾讯打过任何一分钱。
既然腾讯没有收到一分钱,或者收到一家跟老干妈没有任何关系的公司打的预付款,那为什么他们会那么大方的给老干妈投放了1000万的广告呢?我觉得这里面有可能是腾讯出现内外勾结的情况。
很有可能腾讯负责广告投放的某些人跟那另外三个人合伙起来,通过制造假广告,然后骗取推广活动中配套赠送的网络游戏礼包码。
这种事情在腾讯并不是第1次发现,比如前两年就出现过腾讯企鹅号内部人员跟外部人员勾结做号骗取很多平台补贴的事情。
至于这一次老干妈事件到底是不是内外勾结,我们暂时没法给出结论,具体要等腾讯自己内部调查之后才知道结果。
但我觉得三个普通的中年人想要骗取腾讯这么大一个集团我觉得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特别是打着老干妈这么大旗号去行骗,我认为难度就更大了。
如果只是三个普通的中年人通过私刻公章制造一个假合同就可以骗腾讯上千万的广告合同,那我觉得腾讯早就破产了。
所以这三个人是怎么骗过腾讯的法眼,我认为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答案。
三个骗子是人才,因为他们心思缜密,手法老练,不仅成功的仿制了老干妈的公章还把身经百战的腾讯法务耍的团团转。
如果说这种包装老干妈解释为假冒伪劣产品,那么我要恭喜鹅厂了,虽然广告费拿不回来了,但可以投资生产线做辣酱了。互联网和实体一起做,没准能让传统食品业来一次革新。网友说,这种包装市面上没见过,这不能成为腾讯和老干妈合作过的证据,想想确实如此。
那三个“毛贼”可谓是赚足了眼球,估计等他们出来后很多人会找他们。毕竟连腾讯的法务部都敢骗还成功的人,无论走到哪都是焦点。他们的套路很简单,就是“空手套白狼”。
①仿冒老干妈公章,假冒老干妈市场部经理身份,与腾讯进行了磋商,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
②骗子在意的是广告推广过程中腾讯给的5000万礼品码,他们把礼品码拿到网上售卖, 企图变现。
③一切顺利的话,5000万礼品码变现打个6折,交了广告费以后还有一大笔可观的利润。
这个如意算盘打的不可谓不好,可是千算万算,骗子们没有算到这礼品码不好卖,只卖了几百万根本不够付广告费,于是就只能赖账了。
号称“南山必胜客”的腾讯虽然不好惹但这次还是栽了。无缘无故损失1600多万;无缘无故被人耍,浪费大量精力和时间给老干妈做广告;无缘无故还收不到钱。真的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个教训非常深刻。
不过这场官司似乎也没有输家,腾讯虽然失了面子但知道了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可以迅速做出调整,避免以后更大的纠纷产生。老干妈不花一分钱稳坐各个热点排行榜,这波被动出名其实也不是老干妈想要的。
朋友们,你们觉得呢?这件事中,你的观点是什么?欢迎留言讨论!
2020最成功的广告大片!制作方腾讯,老干妈。没有任何投资,利用合理的司法程序让双方品牌占据热榜多日,并成功带动全国人民的眼球!这是传统企业和互联网又一次创新的合作!因为我不相信,作为有些雄厚实力的腾讯公司法务部和事业部连最起码的鉴别能力都没有,老干妈也没必要冒天下之大不韪自导自演的吊腾讯入局。如果这样做了,未来企业在中国的互联网还能立足吗?毕竟诚信才是企业长期生存的硬指标!老干妈已经是国内国际超知名的企业,我想他不能用这种低级的昏招。还有,腾讯公司一告法院马上封资产,我们知道任何案件都要有取证环节,都说法院执行困难,这也没看出来!二,当腾讯出招后,老干妈马上也接招,报案抓假冒骗子公司,公司团伙一抓就抓到了,时间恰到好处,突显了我们公安民警破案能力超强!我就疑问,这几个骗子为了一些所谓的虚拟币子,给老干妈打这么大的广告!还把自己搭进去了!这些骗子的智商堪忧啊!老话怎么说的,演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做个快乐的傻子吧!
想钱想疯了冲昏了头脑,一看不费吹灰之力赚那么多钱,马上就签合同,没想到被骗。
总体来说tengxun太强势了,一般拖欠广告费是先向公司索要,在催促不给的情况下再向公司发律师函等索要,tengxun直接起诉冻结财产,事先都没有告知,太强势了吧!某些原因造就的吧。
泸州一名房产销售员倒卖近万条业主信息,获利1300元, 你怎么看?
法院认为,某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给他人,且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最终,法院依法作出判决,被告人某人被判拘役至少四个月,并处罚金及没收违法所得;同时发出职业禁止令,限制其在刑罚执行完毕三年内不得从事房地产销售相关职业。如果表现好的话应该会少拘役一些.通过这些告诉我们,个人信息是不能买卖的。后果很严重。
为了依法惩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活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和合法权益,从2017年6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通过购买、收受、交换等方式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或者在履行职责、提供服务过程中收集公民个人信息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三款规定的“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同时第五条第四款规定,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倒卖账号牵千万大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倒卖账号牵千万大案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