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欠薪事件

频道:热门新闻 日期: 浏览:17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教师被欠薪集体罢课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教师被欠薪集体罢课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民国时期中国大陆高校的发展状况是怎样的?

教师欠薪事件

民国时期中国高校的发展既是先进的中国人主动向西方学习的产物,又是西方文化不断向中国扩散的结果。

从教育制度上看,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创立并不是传统高等教育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是从西方移植而来的。清末的“癸卯学制”是通过借鉴日本学制,间接引进西方近代学校制度。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制定了“壬子癸丑学制”。

壬子癸丑学制,1912年——1913年间民国政府制定公布的学校系统。这两年旧历分别称壬子年、癸丑年,故称。设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实业教育3个系统。其中普通教育分3段4级;初等教育7年,初小4年,男女同校;高小3年,男女分校。中等教育4年,男女分校;高等教育6年~7年,大学预科3年,本科3~4年;专门学校预科1年,本科3年(医科4年)。学前儿童入蒙养院。大学毕业后可入大学院,肄业期限不定。儿童7岁入学至大学毕业共18学年。

其内容虽略仿法德教育制度,但仍以日本学制为主要蓝本。其中,《专门学校令》、《大学令》等文件,就带有明显的日本痕迹。

大学分为文科、理科、法科、商科、医科、工科以及文理二科为主。须同于下列各款之一者,方得名为大学:一、文理二科并设者;二、文科兼法商二科者;三、理科兼医农工三科或二科一科者。《专门学校令》将学校分为国立、公立、私立三种。

1919年,中国仅有国立大学3所,私立大学5所,共计8所。

民国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对于今天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只有认真吸取前人办学的经验和教训,才能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真正得到快速健康发展。

我们先来看启蒙,以前是私塾,一个老师教几个,十几个学生,老师只会一样学问,学生也只能学到一种,读书唯一的出路就是参加科举。十几个学生养一个老师,成本就高,没钱的家庭就负担不起,子孙只能成为文盲。

到了清末屡次受到列强的侵扰,每次都败得很惨,人们就开始反思,认为是武器不如人家,这好办我买就是。可是甲午一战连武器还不如我们的日本照样把我们按在地上搓,有识之士看到日本是全方位的学习欧美,于是呼吁我们也应该这样,当时叫改革维新。

改革第一步是培养出各方面的人才,一个私塾老师是不可能的,于是成立学校,几个老师,招收几百个学生,几百人养活几个人成本大大减轻,普通人家也供养得起子弟上学,经济学上是代价最小,收获最大。老师各有所长,语文,数学,化学,历史,外文(这些是当年最重要的),学生学会了比只会一样的老师还有用,就这样学校在中国发展开来。

可是还是有人只想考功名,有人就建议干脆废除科举(其实开始的时候有洋科举,考数学,化学,可是效果不好),使大家都成为通才。成立了京师大学堂,相当于国子监,培养顶级的人才。这里要感谢美国,先后成立了清华大学,和燕京大学。燕京后来文,理科并入北大,工科并入清华,法政,社会科并入政法大学,校舍并入北大就消失了。美国当年是为了培养赴美留学生的预备学校,可是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老一辈的科学家,学者几乎都是出自这两所学校,现在的清华和北大是中国顶尖的大学,美国功不可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教师被欠薪集体罢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教师被欠薪集体罢课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