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承重柱不达标被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承重柱不达标被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航母甲板上为什么不能铺沥青或者直接做成水泥跑道?
▼题主,你看,这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跑道铺设施工照片,这不是完整的跑道厚度就已经接近从地面到工人的膝盖了。想象一下,几层钢筋混凝土铺上来,这跑道的厚度起码是几十厘米。而现代航母甲板的厚度一般在5-8厘米之间,并且各国还在不断优化甲板钢性能,力求最大限度降低航母甲板厚度,减少死重。很明显,使用水泥甲板要想获得和钢甲板一样的性能,只能增加厚度,增加航母死重。
沥青水泥和钢材作为航母甲板相比,除了厚度之外,还有几个致命的缺陷。
第一,水泥凝固后不可变形,热胀冷缩会导致水泥裂开。大家注意小区的水泥马路就可以发现,每隔一段距离施工人员就会切割一条缝,完整的水泥马路就成了一块块的。之所以这么做,就是给水泥热胀冷缩留出收缩缝,否则水泥很有可能在高温条件下,因为体积膨胀而发生爆裂。地面上收缩缝随便切,但是用在甲板上很明显就无法把水泥甲板切成一块块了。
第二,水泥甲板无法安装甲板设备。众所周知,航母的甲板不仅仅是一块单纯的钢板,还有各种信号灯,舰载机升降机,武器弹药升降机,阻拦索,弹射器和导流板等设备。如果使用水泥作为甲板的话,根本无法在其内部设置复杂的机械结构。而且有着镂空的位置,就算是市面上最高标号的水泥也强度不足,无法承受内部机械结构的运转。比如阻拦索安装的位置,其内部有着大量的液压,滑轮设备,且这个位置正对机库,甲板无法叠加厚度。如果使用水泥,或许舰载机降落时会将阻拦索连根拔起,水泥四溅。
第三,水泥需要长时间凝固和保养,不利于航母海上航行时进行甲板维护。最重要的是,水泥在损坏后,非常难以修复。航母是作战武器,战争中难免受到攻击,所以还需要便于维修。钢是一种焊接性非常好的材料,在损坏之后,只要进行切割焊接,然后机械加工就可以将损坏的位置修复如初,甚至获得更高的性能。但水泥不行,水泥的修复需要设置模具,需要长时间的凝固,而且修复后性能也不能恢复。
坐过飞机的看官们到了飞机场就会看到机场跑道和停机坪的样子,它们都是用高强度改性沥青和高标号水泥建筑而是,首先是要挖很深的跑道路基,然后铺设钢筋和各种颗粒大小不一的石块儿和砾石,初步压实后要灌注水泥浆固结为整体,再在上面铺设超过20~30厘米厚的沥青,从底部岩石层到最上面的沥青厚度接近一米,只有这样厚度和强度才能经受住大型客机或者大型军用运输机的巨大起飞/降落冲击重量。
而停机坪最上层则是采用预制水泥板铺设,这样有利于某一处损坏后可以更换...但是,水泥和沥青不能用到航母甲板的铺设,原因就是它们的强度不够,经受不了舰载机的起降。
那么,为何会砸出一个大洞?因为航母的飞行甲板与陆上机场是不一样的,陆上机场是:沥青→砾石层→石块层→大地土层,多重的飞机降落在跑道上最下面的大地土层都能吸收和分散绝大部分的能量...而这个问题到了航母的飞行甲板就不一样了,因为航母是多层甲板结构,最上面是飞行甲板,在甲板的下面就是机库和助飞助降设备舱,两层甲板中间是空的,就靠厚钢板隔断和型材支撑...如果制造飞行甲板的材料抗冲击和抗拉强度不够,就会大面积垮塌!更会危及到下面的机库里面的人员和飞机安全。
另外一点,飞行甲板不但强度要高,抗“蠕变性能”要求更高,热胀冷缩的系数要控制在极低,因为航母要去全世界各海域执行任务,昨天可能在接近北极严寒的海域,几天后可能位于炎热的赤道,飞行甲板在这样高的温差下整体结构变形要求极小才行,否则强大的冷缩拉扯应力和热涨挤压力会让飞行甲板出现变形的,时间一长就会出现凸起或者凹陷!严重的影响到了舰载机的起降安全...钢板尚且如此水泥和沥青就更不行了,我们看到的马路上沥青开裂就是因为车辆的碾压和气候环境的变化引起的。
因为舰载机事故引发的大爆炸,就很直观的说明了航母飞行甲板的制造标准,在剧烈的爆炸和长时间的烈焰烧蚀下:不融化、变形很小、不垮塌!如果是沥青和水泥那样的材料早就融化和整体性的垮塌了!
通过上面对于沥青、水泥和钢板之间的粗略性能比较来看,沥青和水泥根本不适宜建造飞行甲板,各种性能指标相差太大,唯有高标准冶炼、轧制生产出来的专用钢板才适宜建造航母的飞行甲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承重柱不达标被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承重柱不达标被拆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