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诺贝尔化学奖揭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诺贝尔化学奖揭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怎么才能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首先,要研究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医学或分析计量化学,其次要到学界牛人或牛人的门生门下锻炼,接着要认真刻苦研究,再次要搞好学术人脉,最后要有点运气,最后的最后,尽量排除要拿诺奖的功利心,即使想也不要公开说出来
卢瑟福为什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而不是诺贝尔物理学奖?
卢瑟福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而不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因为他在化学研究的特殊时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卢瑟福首先提出放射性半衰期的概念,证实放射性涉及从一个元素到另一个元素的嬗变。他又将放射性物质按照贯穿能力分类为α射线与β射线,并且证实前者就是氦离子。因为“对元素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他荣获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
“对元素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总的来说属于化学概念的范畴,诺贝尔奖的规则是对事不对人,就是他在哪一个领域做出的贡献,就颁发哪一个领域的奖状,从来不会因为你是物理学家却在其它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又给你颁发物理学奖。只会就你做出贡献的领域进行颁奖。显然,“对元素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应该是化学领域的重大发现。这样,他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就理所当然了。
并且,卢瑟发现的原子结构属于量子力学范畴,当时物理学的量子力学学科还没有出现,不好把这一发现归于物理学,所以授予他化学奖。同时,在当时,正是化学方面快速发展的时期,人们都认为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是最小的,不可以再分,而他的轰炸实验正好否定了这一观点,震惊了化学界,也是让化学科学走向更高领域的一种重大贡献。诺贝尔化学奖授给他也是合理的。
诺贝尔化学奖中有机化学有哪些?
1990年美国科学家科里因其有机合成理论和方法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1年的今天,瑞士科学家恩斯特因对核磁共振超分辨方法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2年美国科学家马库斯因其对化学系统中电子转移反应理论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3年美国科学家穆利斯因发明了“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并在基因研究方面取得突破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加拿大英国科学家史密斯因开创了“寡核苷酸定点突变”方法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4年美国科学家欧拉因在碳氢化合物(即碳氢化合物)领域的杰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5年德国科学家克鲁琴、莫利纳和美国科学家罗兰阐述了臭氧层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破坏了臭氧层并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1996年的今天,美国科学家科尔、英国科学家克拉通和美国科学家斯莫利因发现了一种新形式的碳元素,即富勒球(也称为巴克球)C60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7年的今天,美国科学家博伊尔、英国科学家沃克和丹麦科学家斯科特因发现了负责在人体细胞中储存和传递能量的离子转运体酶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8年奥地利科学家科恩和英国科学家波普因其密度泛函理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诺贝尔奖包含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和平奖、经济学奖,为什么唯独没有数学奖?
今天我们来聊聊有关诺贝尔奖的一些事儿。诺贝尔奖并不是诺贝尔本人设立的,而是后人根据瑞典著名的化学家诺贝尔先生的遗愿于1895年创立的,用来奖励在世界范围内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以及和平等五个领域内做出卓越贡献的团体或者个人。
诺贝尔先生的遗嘱翻译成中文如下,遗嘱中并没有提到数学奖,究其原因也有不同的版本。
说法一:诺贝尔没有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
诺别尔的学业生涯不同于当时欧洲的大部分科学家,他的学习生涯类似于我国古代的私塾,他的老师是一位在有机化学领域极有造诣的科学家,诺贝尔没有系统的学过数学,因此没有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所以没有设立诺贝尔数学奖。
我个人认为这种说法不太靠谱。诺贝尔是1833生人,1896去世的,大名鼎鼎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傅里叶是1768年生人,是诺贝尔爷爷辈的人,那时就已经知道数学对于物理学的重要性了。此外,和诺贝尔年龄相仿的物理学家麦克斯韦也是一位数学家,已经意识到数学对于科学的重要性,同一个时代的诺贝尔不可能忽视数学的重要性。图示:诺贝尔本人
说法二:数学是一个纯理论的学科,诺贝尔先生重在奖励与工业应用相近的学科。
这个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很明显,数学离工业应用再远也远不过文学与工业应用的距离。
说法三:诺贝尔喜欢的人曾经和一位数学家关系暧昧。
诺贝尔在化学领域取得了很大成就,一生拥有355项专利,100多家工厂,即使放在现在也是实业大亨加科研大牛,但是诺贝尔在爱情方面并不顺利。
诺贝尔有过美好的初恋,但初恋很快病逝了,随后诺贝尔认识了一位维也纳卖花女索菲,索菲人长得很漂亮,但是文化程度低且缺乏教养,行为不检点,和一位数学家交往甚密。
图示:诺贝尔遗嘱原文
这个说法看似不靠谱,其实个人认为是最有可能的一个原因,新华网曾刊登文章《诺贝尔奖后的悲剧爱情》描述过诺贝尔的悲剧爱情,文中也写了索菲文化程度低且缺乏教养,行为不检点并且怀了别人的孩子。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捐赠了部分基金成立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并没有增设诺贝尔数学奖,1968年瑞典科学院不会还认为数学的重要性不足经济学吧!
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了,更多科普欢迎关注本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诺贝尔化学奖揭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诺贝尔化学奖揭晓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