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影院抵制徐峥新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影院抵制徐峥新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青春环游记徐峥退出了吗?
退出了
徐峥终于还是退出了《青春环游记》的录制。前不久,徐峥被网友实名抵制参加综艺《青春环游记》的事发生后,浙江广电发声回应。表示徐峥并未被列为劣迹艺人,邀请他参加节目,已经获得主管单位的批准。这是明面上的说法,但暗地里的消息却是,徐峥已因“个人原因”,退出节目录制,补位的嘉宾可能是李晨。
退出了
《青春环游记》是浙江卫视推出的文化旅游探索类综艺。节目通过嘉宾结伴出行旅游的形式,围绕“城市因人而骄傲”的主题,具体讲述不同城市的历史人文,彰显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如何评价浙江电影院集体谴责徐峥的行为?
任何行业,在其发展当中,即便遇到困难,最起码也得讲究诚信和契约精神,关于整个长三江电影行业协会抵制徐峥将《囧妈》改成网络首播,作为军迷同时也关注国内娱乐行业的本文推送者认为《囧妈》这波的操作,破坏了行业的基本规则,绑架了民意,也会让其他电影受到损失。
我是得着,有话直说。
先是浙江电影院线公开发文“谴责”,随后是万达影业等国内23家电影院线集体向国家电影局市场处“请愿”,徐峥的欢喜传媒与今日头条的《囧妈》网络首映,必然会备受业内争议。但对普通观众来说,这绝对是一件好事。
国内的电影圈子属于半封闭的圈子,但若论最“封闭”,非院线莫属。好产品也需要好渠道才有好销路,这是最基本的商业规律,在中国电影市场中,半垄断状态的院线系统,成为电影能否赚得盆满钵满的关键。
一部上院线的电影,刨除了电影发展专项基金和相关税费,净票房中很大的比例,都要交给负责“落地”的院线。按照业内约定的分账比利,影院(含院线)在净票房中的分账比例无一例外的超过了50%。与之相比,负责内容生产部分的制片方,分成一般不超过40%。
《囧妈》大年初一的网络首映,让欢喜传媒获得了6.3亿元的总体收益,按照此前曝光的24亿元保底发行协议价格计算,欢喜传媒不仅在“非常时期”首先实现了“本平”,还赚得了好名声,可谓是“名利双收”。
对于头条东家字节跳动来说,这笔买卖一点都不亏。互联网内容平台的大佬们都很清楚,“网飞”模式这条路当然很香,却是烧钱烧出来的。对观众来说,最核心的关注点依然是优质的内容,只有像《囧妈》事件这样直击“痛点”的操作,可以最直接和最有效的解决问题。
至于由此带来了口碑效应与联动收益,以及对头条系视频平台的促进作用,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对于赚不到钱的电影院线来说,《囧妈》网络平台免费看,相当于在国内首开了“网络首映”的模式。这种直接绕开了院线的发行方式,真金白银的分账没有了,院线自然是最直接的“受害者”,如果这种模式逐渐常态化,院线必然会迎来“内卷效应”。
因此,浙江电影院线才会如此措辞激烈、反映强烈,毕竟,“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不过,对于越来越习惯于线上、小屏观看影视剧的观众来说,方便、便携、跨屏、便宜(相对院线的低收费甚至免费)的影视服务,《囧妈》的发行模式才是“好”的。
当越来越多的电视剧首选腾讯、优酷、爱奇艺而不是各家卫视进行首播,当越来越多的优秀剧目登上网络平台,观众观看和消费习惯的改变,正在潜移默化的倒逼国内影视圈进行更加深刻、更加激进的自我革新。
浙江电影院线的一纸声明自然是事出有因、绝非“无理取闹”,但对于观看和消费习惯正潜移默化改变的观众们来说,徐峥、《囧妈》和欢喜传媒、字节跳动都是“英雄”。
正所谓“得观众者得天下”,在发声谴责的同时,院线从业者们是否能花点时间,对未来的趋势与观众的消费习惯进行必要的反思。毕竟,“躺着挣钱”的日子必然会因为《囧妈》事件的“示范效应”而有所改变,如何更好地服务渠道分众化的观众观影需求,才是他们最该优先考虑的问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影院抵制徐峥新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影院抵制徐峥新片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