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江浙沪高温极端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江浙沪高温极端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长三角南京、杭州等地,高温模式还要持续多久?怎么这么热?
近段时间,整个长三角地区的气温确实居高不下,尤其是传统火炉城市南京、杭州等,持续上演着“高温烧烤”模式,根据最新气象预测,这种高温模式未来一周都将存在,基本可以持续到月底。
上图是全国当下气温分布,可以明显看出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气温普遍偏高,基础气温基本保持在32度以上,超过一半以上的面积气温在35度--37度,局部大面积气温在37度--40度之间,尤其是江苏南部、浙江北部高温最为明显,其实这与往年的气温属性差别不大,每年这个时候都是长江中下游高温时间。
之所以每年大面积高温时,长三角的气温会明显偏高,主要是副热带高压影响,副热带高压7月前往北移动,过了7月份则开始向南回落,当前的回落位置刚好影响长三角地区,而此时的副热带高压可以看作是“暖高压”,受其影响长三角一改梅雨季节的丰富降雨,变得干旱少雨、多晴热天气。
还是用数据说话,上图是当下全国降雨分布情况,也可以明显看出,东部地区南北或多或少都有降雨分布,唯独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基本没有降雨产生,且这种无雨天气会持续近一周时间,什么时间长三角降下了雨水,则什么时间就可以宣告高温天气暂停一段落。
其实,长三角、长江中下游地区此时的高温,与我们经常所说的“火炉城市”是相匹配的,火炉城市除了地形相对封闭以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南昌、长沙、杭州、南京等皆是如此,这也是为什么这一时期,纬度更靠南的珠江流域,温度反而没有长江流域高的原因所在。
最后,根据往年的气象数据,以及结合副热带高压的运行规律来看,长三角地区炎热天气正式结束基本要到8月底前后,不过近些年受气候变暖影响,异常气象数据因素增多,也不排除高温天气延迟消退的可能。当然,在这一过程中,长三角地区也有可能迎来台风天气,毕竟8、9月份都是台风高发期,如果有台风到来也能给沿海地区降温。
欢迎点击关注,留言一起探讨。
长三角的南京、杭州及武汉等地最近持续高温不断,从上个月23号“出梅”以后,长江中下游地区突然热了起来,而且持续了将近半个多月了。原因是副高在“作怪”,受“伏旱”天气的影响。
历史上,我们经常听说的是我国三大火炉,而民间多将武汉、南京、重庆及南昌并称为中国“四大火炉”,是不是今天又涨见识了呢。从历史气象资料分析,这4座城市夏季高温天气多,夜间气温高,空气湿度大。按照资料统计,四大城市夏季35℃以上高温天气,平均每年19.3天,37℃以上高温天气平均每年4.5天;夜间28℃以上的最低气温,平均每年13.2天,30℃以上的最低气温平均每年1.9天。再加上“满城无风”的闷热,难怪拥有了“火炉”之名。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属于季风区灾害性气候。我国夏季气候的规律是“七下八上”。意思是每年的7月下旬至及8月上旬(又称“七下八上”)是我国北方地区的雨季,气象和防汛部门把它视为防汛的重点时期。而此时我国南方地区经历了“梅雨季节”后,“伏旱天气”到来,主要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这是每年的规律,副高成功北跳后。梅雨静止锋于7月下旬推移到黄河中下游和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副高控制,形成反气旋天气,以下沉气流为主,日照长,太阳辐射很强,气温高,蒸发旺盛,农作物生长也快,农田需水量很大,但由于气团单一,除局部地区的雷阵雨外,无大片雨区,普遍出现干旱酷暑天气。这一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午后气温一般达33~35℃,个别地方有高达43~45℃的高温记录,伏旱期间的降水量明显地减少,一般为95—120毫米。一般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且少台风活动时,容易出现严重干旱, 这就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什么天气热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伏旱天气会在每年八月底结束。而根据往年的气象数据,以及结合副热带高压的运行规律来看,长三角地区炎热天气正式结束基本要到8月底前后,不过近些年受气候变暖影响,异常气象数据因素增多,也不排除高温天气延迟消退的可能。前段时间我们已经领教过,“超长梅雨季”的威力,就是副高迟迟未能成功北跳。而八月底,副高能不能成功南下,还是个未知数。难度这些跟厄尔尼诺现象无关,其实是完全由厄尔尼诺现象引起,由于人类活动加剧,大量温室气体产生,全球气候变暖,引发极端天气。八月上半月来了四个台风,下月刚开始七号台风又马上形成,因此世事难料。希望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早点结束,还南方地区一丝丝清凉。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原创作品,谢谢阅读。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测,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未来一周将会延续高温桑拿模式,尤其是南京、杭州等地的温度在37~40摄氏度之间,局部可能超过40摄氏度。除了南京和杭州等地外,华北地区如济南、郑州等地也出现了35℃高温天气。
其实,南京和杭州是我国有名的火炉城市,每年在8月份都会出现极端高温天气,今年并没有出现反常情况。下图是高温气象预报:
那么,为什么南京、杭州等地每年都会出现极端高温天气呢?
原因1:副热带高压影响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夏季高空一直被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着。在每年的七八月份,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降水少,云层少,阳光强烈,为当地的三伏天。
原因2:地形影响
以南京为例,南京的南面和东边有很多丘陵,使得夏季东南风不容易长驱直入,三面环山不利于空气的流通和热量的传导,温室效应产生的热量传不出去。
南京在海拔较低的长江流域河谷中,河谷的地形特点尤如锅底,四周山地环抱,地面散热困难,使气温不断升高。
原因3:长江的影响
还是以南京为例,南京的正北面是长江。市内还有玄武湖等大大小小的湖泊,这些水域使得南京的湿气很大。
在湿热环境下,人体出汗后不易蒸发,出汗的散热效率大大降低,中暑的可能性增加。
原因4:城市建设的影响
无论是杭州还是南京,这两个城市都是我国重要的大都市,人口众多,工业发达。而且,这两个城市的城市建设力度大,柏油马路、钢筋水泥的阳光反射能力弱,地面的吸热能力差,而且没有很多的植被吸收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使得城市中心的温度升温很快。
持续的高温天气将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根据专家数据,即使是在35摄氏度的温度下,成年人坐在阴凉处6小时以上就会因为无法排汗降温而死亡,因为高湿环境会阻止汗液蒸发,影响人的散热机能,最终导致器官衰竭。
按照气象专家的模型来看,在2030年左右,37度的高温天气将会成为常态,人类必须做好在高温下生存的准备。
所以,为了人类的可持续生存,保护环境、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对人类来说至关重要。
你所在城市的温度超过35摄氏度了吗?你小时候的温度又是多少呢?
你认为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气会变成常态吗?
我是科学驿站,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博士,是一名热爱科学、热爱分享的科普答主,同时也是科学领域优质创作者、今日头条青云获奖者,如果我的文章有帮助到你,欢迎点赞和关注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江浙沪高温极端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江浙沪高温极端化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