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冠军谢瑜谈父亲哭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冠军谢瑜谈父亲哭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把严嵩定义为奸臣?
谢谢小秘书邀请。严嵩是明朝嘉靖年间的著名权臣,63岁成为内阁首辅,世宗赐忠勤敏达银印,年老拔其子严世蕃为工部侍郎,协助掌权。
严世蕃收买宦官,皇帝一举一动都汇报于他。故有大丞相与小丞相之分,有皇上不能没有严嵩,严嵩不能没有儿子之说。嘉靖皇帝朱厚熜20年不上朝,严嵩擅专国政20年之久。
严嵩还是一位学问大家和书法大家,精熟经史典章,谙习音律诗文。在钤山隐居时费时3年辑补了《正德袁州府志》,有《钤山堂集》存世。
《明史》将严嵩列为明代6大奸臣之一,称其“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通过史籍、戏曲和民间文艺,严嵩的奸臣形象已深入人心。
㈠历史上对严嵩评价,主流认为是奸臣,无须洗白。
①严嵩被抄家抄出黄金3万余两,白银300万两,名人书画奇珍异宝不计其数。抄家抄了1个多月,抄家的清单被整理成册公开刊行,名为《天水冰山录》,成为清代畅销书。
②铲除异己,迫害忠臣。严氏父子迫害抗蒙名将曾铣和良臣夏言。曾铣被杀,妻子流放两千里。夏言下狱,后严嵩利用夏言毁谤世宗的传言,被嘉靖帝斩首;沈练上谏严氏父子10大罪状,杨继盛上疏论严嵩10罪5奸,均遭到严氏父子捏造罪名,借嘉靖帝之手杀掉;严嵩把仇鸾捧为大将军,仇鸾死后嘉靖帝以叛逆罪名开棺戮尸。
③严嵩卖官成风,明码标价。如七品州判售银300两,六品通判售银500两,武官中则指挥售银300两,都指挥700两等。刑部主事项治元花银1.3万转任吏部稽勋主事,贡士潘鸿业花银2200两当上了临清知州,夺职总兵官李凤鸣花银2000两补蓟州总兵,老废总兵官郭琮花银3000两当上使督漕运。严家自然富得流油,严世蕃在家中宝库内竟狂妄大笑说,朝廷无我富!
严嵩符合奸臣基本特征,虽然倒台的罪名是“通倭犯上”,但确实找不到这一罪名的证据,后来张居正说,严嵩的罪名不是谋反,而是奸党。
㈡不过也有人认为,中国有个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不是好人,不一定就是坏人。严嵩60岁入阁到80岁致仕,伴君如伴虎,终日诚惶诚恐,是个不好不坏的重臣,其理由如下:
①严嵩算是明代官僚中比较有作为的,忠勤奉公职守,勉力支撑危局。面对国弊民穷、内忧外患的困局,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反对大兴土木,减轻皇上修斋建宫的危害,避免劳民伤财。夜以继日地工作,几乎累得吐血。
传统观点认为皇帝总是英明的,国家混乱不是皇帝无能,而是坏人作乱,往往要弄出个奸臣来,把什么罪名推给他。嘉靖帝的治国失败,不得不找严嵩替他背黑锅。
②权力之争,你死我活。严嵩有个政敌叫徐阶,时刻觊觎严嵩首辅的位子。徐阶买通了名叫蓝道行的道士。蓝道行在扶乩的时候,显现出“分宜父子,奸险弄权”的字样,世宗问:“上天为何不诛杀他呢?”蓝道行诡称:“留待皇帝正法。”世宗心有所动。这一年,万寿宫发生一场大火,严嵩建议皇帝搬到南宫去住,以节省开支。南宫是旧时英宗被幽锢之所,这对喜欢祥瑞喜气的嘉靖帝犯了大忌。徐阶迎合皇帝心意重建万寿宫,新建万寿宫比以前的更雄伟气派,于是严嵩失宠了。在徐阶的怂恿下,嘉靖帝将严嵩削职为民,其子严世蕃被斩,抄尽家产,勒令回乡。
严嵩私生活非常检点,一生只娶了欧阳氏,比他大1岁,还一脸麻子,但夫妻感情很好,从一而终;后在孤独和贫病交加中度日,临终前写下“平生报国惟忠赤,身死从人说是非” ,死时穷得买不起棺木。
③政敌报复,流传后世。严嵩的政敌徐阶主修《世宗实录》,把朱厚熜评为中材之主,严嵩父子被打成“奸臣”。
还有一个政敌叫王世贞的,其父王杼得到了价值连城的《清明上河图》,被严氏父子得知,就向王忬索要。王忬迫于严氏父子的权势,就让画师临摹了一张送给严嵩,后来事情败露,严嵩借王忬戍边不力下狱之机,严嵩上奏本将其害死。因为这段积怨,但他不敢恨皇上,便迁怒于严嵩。他利用编写《严嵩传》机会,极尽诋毁严嵩;还与其门徒编了戏曲《鸣凤记》 《一捧雪》《飞丸记》《玉丸记》《五女拜寿》《打严嵩》等,严嵩自然是白脸奸臣,老百姓都相信,严嵩的名声能好吗?
笔者认为严嵩肯定不是忠臣名相,说他奸臣也好,说他不好不坏也罢,今人无须定论,只能以史为鉴,供众人去领悟。
(图片、资料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告之,立马删除相关部分)
严嵩是明中后期著名的权臣,他历事明孝宗、明武宗、明世宗,即弘治、正德、嘉靖三朝,权势最盛时曾担任相当于丞相的内阁首辅,并把持朝政足足二十余年。《明史》中评价他道:“无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后世的戏曲中严嵩也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奸臣形象。那么,严嵩到底做了什么,为什么把严嵩定义为奸臣呢?
明宪宗成化十六年(1480),严嵩出生于江西分宜,也就是今天江西省新余市的分宜县,据《明史》记载,他“长身戍削,疏眉目,大音声。”他身材高达修长,眉毛稀疏,并且嗓门很大,从面相的角度看来,眉毛稀疏者性格暴躁,加上身高声大,严嵩的形象用今天的话来说,恐怕是看着就不像好人。
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时,严嵩考中进士,被封为庶吉士,也就是翰林院中一种短期官职。明英宗起,“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成为了惯例,考上进士者中的佼佼者有机会被选为庶吉士,而成为庶吉士,就很可能被选入内阁,于是此官又被称作“储相”。
不过,严嵩的运气不算好,他刚被封为庶吉士不久,便因病回乡休养,这一休养便是十年,这十年,严嵩在铃山读书写作,“为诗古文辞,颇著清誉。”正德十六年(1521),严嵩被提拔为南京翰林院侍读,署掌院事。四年后又被嘉靖皇帝封为国子监祭酒。
嘉靖七年(1528)时,严嵩担任礼部右侍郎,奉皇帝旨意祭奠显陵,向皇帝复命时,他趁机奉承道:“臣恭上宝册及奉安神床,皆应时雨霁。又石产枣阳,群鹳集绕,碑入汉江,河流骤涨。请命辅臣撰文刻石,以纪天眷。”
嘉靖帝对这一奉承十分受用,便非常高兴,将严嵩升职为吏部左侍郎,不久,又升迁为南京的礼部尚书,转任吏部尚书。严嵩在南京工作五年后,因祝贺万寿节,即皇帝大寿而进京,当时正值《宋史》的编订,于是辅臣请求留下严嵩,让他兼任翰林学士,总领编撰事务。
嘉靖十七年(1538),皇帝想给自己的父亲正德帝加上“宗”的庙号,但群臣都认为不妥。嘉靖帝十分不悦,写下《明堂或问》来诘问臣子们,严嵩原本是反对嘉靖帝将父亲迁入太庙的,但看到皇帝生气,便“尽改前说,条画礼仪甚备。”
嘉靖帝十分满意严嵩的察言观色,便赏给他金币,严嵩尝到甜头,便一发不可收拾,史称:“益务为佞悦。”靠溜须拍马、迎合上意而得到嘉靖帝的宠信和重用后,严嵩更加骄傲蛮横,藩王们向朝廷请求恩赐和封爵,他便趁机收取贿赂。
此外,严嵩排挤政见不合的朝臣,害得名将曾铣含冤而死,诬陷众臣夏言受“弃市”之刑;他请人代笔写下令皇帝满意的“青词”、贪污腐败、提拔亲信,害得国库空虚、朝纲紊乱,最终落得被查抄家产、贬为庶人的悲惨结局,严嵩其人,为图晋升不择手段、毫无底线,实在可称得上彻头彻尾的奸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冠军谢瑜谈父亲哭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冠军谢瑜谈父亲哭了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