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骗局

频道:热门新闻 日期: 浏览:15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童年父母经典骗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童年父母经典骗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从小撒谎长大犯罪的例子?

童年骗局

16岁的诈骗犯

  许胜君

  出生于2000年7月的李扬,家庭是不幸的,两岁多的时候父亲意外死亡,后来母亲改嫁,他跟随爷爷奶奶长大。上学后,他学习成绩不错,与老师同学关系也不错,初三时还是校学生会主席。但是,由于疏于管教,自控能力差,迷恋网络小说,学业逐渐荒废,养成了谎话连篇的毛病。初中毕业后,李扬没有继续升学,而是开始“混社会”,很快养成好逸恶劳的恶习。

  2016年2月,李扬来到本村“三哥”李洪亮家中,向他借了4000元钱,并很快挥霍一空。看到59岁的“三哥”轻易就上当了,李扬开始精心设计更大的骗局。

  2016年3月,李扬编造他被人在城区打了,邹城市公安局某副局长是他姨夫,已经帮他摆平这件事,自己能够得到一笔高达91.3万元的赔偿。随后,他办理了两个手机号码,以公安局某副局长的身份数次给“三哥”李洪亮打电话,既让对方相信这一亲戚关系,又以消除李扬违法档案、协调司法机关等名目,指令李洪亮“借”给李扬钱款,并许高额利息。

  为使诈骗更加逼真,李扬还伪造了某高级人民法院判决书、某市人民法院开庭告知书,让李洪亮更加深信不疑。实在想不到更好的借口时,李扬又编造其副局长姨夫受到纪委调查,需要10万元摆平,许诺等他的赔偿款一到位,立即归还所有欠款。

  为使这些款项迅速转入自己手中,李扬又采取借用他人银行卡等形式,诱骗李洪亮多次转账或给付现金。其中,2016年7月17日之前,未满十六周岁的李扬已经骗取被害人李洪亮9.5万元,之后又骗取27.62万元。

父母总是买一些没用的东西,甚至上当受骗,该如何是好?

谢邀请!

唉,对于这个问题我也不知如何回答,现在大部分老人都自以为是,让儿女围绕在ta身边转,认为自己一切都是正确的,本人认为那是老人心里表现,认为自己什么都正确,你看我有多么伟大抚养出优秀子女。

可他们就没考虑到、现在的商家就专门研究老人心理学,我每次跟团旅游,每到一个景点都帮我们拉进购物店,有专业人士给咱们洗脑、产品质量是如何如何好,价格是如何如何的便宜,功效是如何如何快速,老人的思维全被他们牵着走。

我为了自己不上当,每次旅游算好费用不带多余钱,更不代卡,呵呵即使被ta们忽悠动了心,也拿不出钱。

有一次商家推荐的灵芝孢子粉我真心诚意想买,可是身上没有钱,发信息给儿子说明我想要的理由,儿子这样回答我,你把产品拍照发过来我替你网购。我又向朋友要钱,可他说旅游就开心游玩,买什么产品,要买就回家买,景点没有物廉价美的产品,当时心里是一肚子不满,时候看到他人上当受骗了,我才恍然大悟。

总之一句话老人适合哄骗,友友你也学着商家哄骗老人,这样可以达到目的又不伤老人感情。

我感觉一些骗子利用亲情来骗老人!因为好多老人儿女经常不在身边!导致老人亲情缺失!所以骗子无微不至的假关怀能导致老人的认可!不得不承认骗子心理学玩的好!老人感觉无以回报所以买他们的产品!

我觉得老人家的心态和两三岁小孩的心态差不多,别人说什么都说好,哄哄就容易上当了,而家里人说什么都不是很相信的。年年越大脾气越像小孩。和老人家说他买这些东西都是假的,以后需要买什么东西可以和自己说,自己帮他们买,缺什么之类的都可以和自己说,多和父母沟通一下就好了,多给一些诈骗的新闻给他们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童年父母经典骗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童年父母经典骗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关键词李扬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