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女排不敌日本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国女排不敌日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李盈莹空砍27分,中国女排1-3不敌日本女排,输球的原因是什么?
输球的原因是什么 ?难道中国人心理没有一点数? 得分依靠失误连连,对角配置负能量。整个女排配置就不是能够产生正方向化学反应的配置。
李盈莹得27分,失误十三四分,龚翔宇得11分,同样失误七八分。金烨和王芸璐,我真不知道她们如何进的国家队。 如果这两个早有培养价值,还轮得到你蔡斌?副攻拦防一塌糊涂 !不能自己总结起跳时间,各种跳早,导致手势不到位,各种被打穿和借手。看着非常着急!
任何一支重返世界之巅的中国女排都是推倒重建而成的。先有袁伟民,后有陈忠和,再有郎平。其实郎平教练曾经九十年代末执教过一次女排,由于是食人呲牙之秽,所以当时没有成功。后来郎平才大彻大悟。
蔡斌如果想有建树,必须将女排队伍推倒重建。否则没有未来!
配合不好,日本队配合的好,没有什么失误,打球紧凑,各个环节配合的天衣无缝,就能把激情打出来了,让人看的也是赏心悦目。
李盈莹打的再好,也是一拳难敌四腿,队友不给力,激情也打不出来了,一个团体项目,每一个队员都要发挥出自己的光和热。
技不如人。不是什么没有必胜信念等精神因素,就是实力不足。
从场上表现看,我们防不住日本,接不好一传,攻不下球。输在哪里?主要是防守,特别是拦网,基本都是破坏性,身高优势完全丧失,长变短板。
亚锦赛复赛第一局,中国女排14:25惨负于日本女排,中国队输在哪里?
亚锦赛中国与日本的比赛第一局,中国女排的一传体系估计全世界现在也只有包壮会用。可以看出,包壮应该在2004年之前在中国女排呆过,对陈忠和的体系有过研究并且极其崇拜,不然根本无法解释如此复杂与配合要求极其严谨的打法会出现在这支临时组队的中国女排身上。
其实我们可以清晰的拿这支球队首发与陈忠和的队员的对应:刁琳宇/冯坤,杜清清/周苏红,杨涵玉/赵蕊蕊,郑益昕/刘亚男,刘晏含/王丽娜,段放/杨昊,倪非凡/张娜,而包壮要求的接发体系也与陈忠和的要求几乎完全一致,从人员的接发轮次上,倪非凡/张娜六轮,杜清清/周苏红六轮,段放/杨昊三轮,郑益昕/刘亚男三轮。可以看到,包壮坚定的继承了陈忠和的战术打法,但是郑益昕虽然有一传能力,但和刘亚男根本不是一个层次,而杜清清的一传相较于周苏红完全就是一个天一个地。
陈忠和04年前的打法完全基于周苏红、刘亚男不亚于张娜的后排能力,而现今的中国女排无论什么阵容都不可能达到黄金一代哪怕70%的后排保障能力,所以两个主攻总共只接三轮一传在现今双主攻加自由人的主流一传体系中是根本不现实的。
要知道接应参与一传对二传跑位的影响要远大于双主攻接发,再加上后排副攻,没有长时间的训练,场上混乱是必然的,04年后,陈忠和也放弃了这个接发体系,之所以以前用,也是舍弃刘亚男的后排实在可惜,郑益昕还达不到这个程度。
8月23日18点,女排亚锦赛复赛第2场中国女排对阵日本女排的比赛如期进行。这是一场万众瞩目的比赛。中国女排对这场比赛非常的重视,派出了最强阵容。
中国女排的首发阵容如下:
主攻:刘晏含、段放
副攻:郑益昕、杨涵玉
接应:杜清清
二传:刁琳宇
自由人:倪非凡
第一局比赛开始。中国队先是拦网得分,刘晏含发球直接得分,段放轻吊得手,中国队3:0开局。中国队扣球出界,日本队员跳发直接得分3:2。杨涵玉、段放分别扣球成功5:3。杜清清发球失误了,刘晏含扣球成功6:4。日本队教练挑战踩线失败。双方再各得两分,中国队以8:6进入第一次技术暂停。
再次上场后,日本队二次球,6号二传发球直接得分。日本队打中国队手出界,日本队连得四分以10:8反超。包壮教练叫了暂停。日本队又一次重扣得手,刘晏含扣球出界,包壮挑战打手失败,日本队12:8领先四分。中国队卡轮了。中国队用金烨换下杜清清。杨涵玉扣球得分,中国队终于止轮。但日本队又连得四分以16:9进入第二次技术暂停。
日本队打得很有耐心,在相持阶段总能得分。中国队用孙燕换下刁琳宇。日本队5号发球在界内直接得分17:9。王唯漪换倪非凡。杨涵玉发球直接得分,中国队拦网得手,中国队连得四分17:13只落后四分。日本队叫了暂停。段放触网,日本队连得两分以19:13拉开了分差。刁琳宇换回孙燕。段放扣球成功,日本队又连得2分,21:14又一次拉开了分差。中国队叫了暂停。再次上场后日本队连得四分以25:14胜了中国队。日本队1-0领先。
很遗憾,中国队输了第一局比赛。中国队打得有点慢乱,根本就跟不上日本队的节奏。一传不稳,球又扣不死,中国队完全不在状态。希望后面的比赛中国队有所改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女排不敌日本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女排不敌日本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