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贾跃亭个人IP商业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贾跃亭个人IP商业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乐视靠什么活着?
没想到,乐视再次以“不走寻常路”的人设登上了热搜。
网传乐视仍有400多名员工,过着没有“老板”的神仙日子,没有996和内卷,也没有拖欠过工资和社保。对此,乐视官方回应称,情况基本属实。
2017年贾跃亭赴美后,乐视就陷入大裁员、供应商催债等动荡和债务危机。而从2021年开始,乐视却开始靠自嘲营销刷存在感,已然成了互联网企业中的另类。
2021年春节,当互联网企业带着“分N个亿”的Logo打红包战时,乐视直接带着“欠122亿”走来;2021年年底,当互联网企业深陷“员工优化”风波时,乐视高调官宣不裁员,还逆行“涨薪”;不止于此,优酷、腾讯、爱奇艺等视频平台轮番涨价时,乐视却称会员不涨价,自身也不陪涨价……
乐视到底是靠什么活下来的?原因在于乐视此前的布局,仍在发挥作用。
首先是乐视IP版权、付费会员、短视频运营等收入。
从2004年起,乐视就大规模收购版权,包括投资、自制的影视剧和小说等;后来,乐视又先后成为联通的“内容供应商”、中影的网络视频独家;到2021年,乐视共有新上跟播剧70部、片库剧1068部、电影480部和动画74部。
从现在来看,拿下《甄嬛传》的版权,对乐视来说无疑是一步极有先见之明的棋,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几乎养活了整个乐视视频部门,甚至有“乐视生存靠《甄嬛传》”的说法。乐视官方曾回应,如果《甄嬛传》版权不被花儿分销给优酷,乐视回的血会更多。
不过,光靠《甄嬛传》还真养不活乐视,据乐融致新CEO张巍估计,《甄嬛传》的流量占比应该只有个位数。
另外,在短视频运营上,乐视与某手开展版权合作,试水效果颇丰。2021年11月,乐视还推出了“鲸群计划”,授权乐视旗下影视剧版权,经创作者实现作品的二次传播,受到不少网友好评,帮乐视带动了APP下载量和注册会员人数的增长。
乐视的另一大重要收入来源,来自之前开发的副线业务,即电视、手机等硬件。
硬件的主体公司是乐融致新,而乐视网持有乐融致新大约25.1%的股份。
乐融致新的主要电视产品是乐视Letv,想当年,乐视超级电视满级性能配置可以说“无敌”,如今乐视则坚持以同等性能更低价格来做新品。
关于许家印卸任恒大地产董事长,真相究竟是什么?
1.这次人事变动发生在恒大地产集团内部。恒大地产是整个恒大集团收入最多、最重要的业务板块。恒大地产原来的董事长是许家印,这次换成了恒大物业的副董事长赵长龙。同时,赵长龙还成为了恒大地产的ceo和法定代表人。
2.赵长龙在恒大集团内部可以说是相当有名望,此人是许老板当年创立恒大时的团队成员之一,属于元老级的“开国功臣”。
2017年12月之前,赵长龙就是恒大地产的董事长。那时恒大地产业务准备从集团里拆分出来单独在a股上市。为了满足监管要求,许家印开始担任恒大地产集团的董事长了。恒大地产本来想借壳上市,借的那个壳就是深深房a。为了上市找了一群朋友融资,一共融资了1300亿元战投款,其中包括了苏宁投入的200亿元。
不过,恒大地产上市之路非常不顺,深深房停牌了几年也没有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到了2020年发了公告说由于涉及国资国企改革,借壳上市失败。期间,许家印一直担任恒大地产的董事长。
3.当年更换赵长龙成为董事长的目的是为了上市,现在遭遇严重债务危机再上市也不可能了。因此,换成原来的管理者看上去也没有太大的不对劲。
不过,这个时间节点换人确实会让外界议论纷纷。众所周知,恒大现在面临众多问题,商票逾期、银行贷款到期、项目停工,这些都对恒大地产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同时,全国以恒大地产为被告的民事案件很多,有些进入了执行阶段,而恒大并不能全部执行,这就会产生失信被执行人等问题。对于失信被执行单位来说,高管和法定代表人同样会被纳入惩罚范畴。最典型的就是限制高消费,比如出差不能坐飞机,不能住星级酒店等。
4.恒大地产最大的股东是谁呢?通过股权穿透来看还是许老板,因此许家印依然是恒大地产的实际控制人,这一点不会因为他不做董事长了而发生任何改变。在股权集中的公司中,董事长和ceo其实都是打工的。
5.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恒大地产的这次人事调整虽然不会导致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但许老板也算是防止地产遭受诉讼给自己带来诸多不便。不做董事长了,从法律角度来说不需要受到各类高消费限制,这可能是真正的目的。
以上答复希望对你有用,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财,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贾跃亭个人IP商业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贾跃亭个人IP商业化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网友留言(0)